上回在嵐山吉兆用餐,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美好的回憶,帶著滿懷期待的心,我們在初春又來到了嵐山吉兆。這回從
星のや坐船過來,多添了幾分浪漫的氣氛。
食前酒從我們在船上就備妥了,以梅酒拉開我們今夜在嵐山吉兆的序曲。滋味很好,是那種梅味重,酒味淡的梅酒,當成食前酒是再適合不過。
船很快就靠岸了,一靠岸,嵐山吉兆的服務人員已經提燈在岸上等著迎接我們,看著傍晚如同水墨畫一般的夜色,出現了溫暖的暈黃色,多了一位這樣的提燈人,畫面真是美極了。


來到嵐山吉兆的正門,上回來的時候還楓紅正熾呢,這次來卻是枯枝正待萌芽,溫帶地方的四季,就是這樣的鮮明。

這次由同樣一位女侍為我們服務,心下很有熟悉感,換了另一間房,也是空間很大又很美。桌上一樣擱上了小炭爐,這回發現裡頭竟然還有線香呢。


慘的是J的相機因為下午在
星のや照得太過痛快,這時就開始亮起快沒電的警示燈,我的相機早就沒電,J的iphone忘了帶出來,我們一整個陷入可能會照不到照片的小驚慌中。我笑著跟J說,今天所有的照片恐怕都要一張底定了。
雖是如此,J看到美麗的食物,仍然是照個沒完沒了。雖然我忍不住一直恐嚇他說這一道多照了一張,下一道可能就沒得照,但他還是忍不住會多按幾下快門。
一開始上的是熟悉的玄米茶,我好喜歡炒得這樣香的米,不知道哪裡可以買得到。

因為是春天了,這回嵐山吉兆以春為重點,非常講究。看到黃色的梅花椀了嗎?裡頭擱著馬頭魚的生魚片,酢凍,春天的野菜,所有的食材都極為新鮮,吃起來清新之外,也令人感覺春意盎然。

這次的椀物則同樣是一湯兩種方式享受,高湯裡有鮮美無比的蛤蜊,輕飲一口,蛤蜊鮮甜的滋味立刻在口中散開,搭上軟嫩的芝麻豆腐,芝麻味其實並不重,但是卻非常香,整個湯品的表現真的很好,喝到一半,擱入海苔片,海味更加重,又是不一樣的口感和味道。

生魚片有兩品,第一品上來的是河豚生魚片和微炙過再冰鎮的河豚皮,搭上的醬有兩種,一種是微酸的柚子醬油,另一種則是鮟鱇魚肝醬,鮟鱇魚肝醬一如記憶中的濃厚鮮美,但搭在味道清淡的河豚生魚片我覺得太過搶味,不過配醬油的滋味就極好,河豚肉非常緊實,薄薄的吃起來很是纖細的滋味,而微炙過的皮加上了一些鹽和紫蘇葉來調味,吃起來清爽卻不失濃郁。

第二品生魚片的醬汁也特別再選過,赤貝配的是醬油,伊勢海老配的則是以伊勢海老的殼再煮過的醬油,以及芝麻,兩種醬料。赤貝極脆,非常鮮美,擁有大海的滋味,而微炙過的伊勢海老上頭點綴著半熟蛋黃,加上特製伊勢海老醬汁,糖心蛋黃搭上醬汁化在口裡,配上伊勢海老的香脆,口感和味道都極為突出,說是目前我吃過表現最好的伊勢海老生魚片,實不為過。(不過再搭上芝麻又覺得有點太過搶味了。)

再來則是蟹盛合,可以選擇冷吃或熱烤,或兩種都要,實在是不太吃蟹的我是選擇了熱烤,而且偷把一些又夾給J,J則吃了兩種口味,蟹我們吃過許多很棒的了,今天的蟹的確不錯,但最特別的是我們從頭到尾吃蟹都不用剝蟹,侍者全幫我們剝得好好的,只要拿起筷子夾起蟹肉就好了,真是方便。(p.s本來從侍者的英文猜測是鱈場蟹,但經格友討論後覺得可能還是松葉蟹,所以就不寫哪一種蟹了。)


旁邊那黃色的鈴裡頭裝的是蟹膏,蟹膏極為肥美,超美味的。

吃完蟹,燈光突然被調暗,接著,這盤美麗如藝術品的八寸就被端了進來。那看起來像燈會發光的,其實是用大根削的,侍者解釋著大根有如和紙一般的花紋,極為素雅。而底下那特別花紋的碗,則是趕走邪魔,招來福氣,整個就是春天汰舊換新的意味哪。

仔細瞧,底下那隻鳥是燕子,有春回的意味,而菜色也都是春天的菜色,那用紙包著的,上頭還綴著葉子,侍者說明那是鬼最怕的葉子,有驅邪的意味。

鈴鐺裡頭放的則是招來福氣的福豆,福豆雖然不是什麼特別的美味,卻是把迎春納福梗發揮到極致啊。原來是日本人會在二月二號時會灑豆子趕鬼驅邪,所以出了這味應景。旁邊是鮑魚醋物,鮑魚真的非常鮮美,其餘各式菜也都各有特色,連烏魚子都被在台灣已經吃到頂級烏魚子的J大大讚美,真的是又中看中又吃。

原以為梗到了上面就已經完結了,沒有想到下一道燒物仍延續這樣的精神,要請我們帶上面具,唸迎福趕鬼請神的一段話,再把厄運敲破,把好運迎來。大夥兒一起唸咒語,感覺真的熱鬧又有趣。

我跟J都覺得很有趣,敲了之後是這樣。

再從裡頭取出紙包,紙包上面寫著惠比壽和多福,則是兩位不同的神明。

沒吃過這樣鮮美的鯧魚哪。

緊接著春天的野菜,最特別是上面那片魚翅,通常我們吃的魚翅都是在湯裡,可是它不是,它表面微微炙過,焦焦脆脆的,裡頭卻極為滑嫩,讓對魚翅沒什麼特別喜愛的我們都覺得真是美味。

食事則是河豚白子的雜炊,是細緻濃郁卻不失清雅的好滋味。

再來又上了一鍋油油亮亮,米粒飽滿的白飯,什麼叫會發光的飯,我想就是這樣吧。可惜主廚因為衛生考量,不再為客人製作飯糰,也不讓客人打包,我們又吃不下這鍋飯,只好吃了一些之後,眼睜睜看著它又被收走。

雖然很飽了,但是甜點總是有另外一個胃(笑)。侍者端上水果和甜點,水果有兩種草莓,連梗子都是翠綠的,感覺就像新鮮現摘的,左邊是在嵐山附近產的,右邊則是和歌山產的,侍者說嵐山附近產的有點酸,要我們先吃,但我們吃了之後,才發現根本就不酸,又香又甜,實在不知道酸在哪。不過等吃了和歌山的之後,才發現,是和歌山產的草莓甜到不像草莓了啦。

橘子殼拿掉之後裡頭是橘子做的果凍,上頭鋪上果粒綴飾,再淋上橘子的卡士達醬,充滿了柑橘類的芳香,酸酸甜甜,甚是好吃。

最終則是若菜饅頭,皮薄又香,甜美的餡配上茶,實在是個好句點。

其實後頭還有另一種有點鹹鹹的茶和抹茶,但我們的相機正式宣告沒電了,所以就沒有照到了,還好跟上回的滋味是一樣的,也還好將餐點都照完了,不過沒有照到抹茶碗我還是覺得有點可惜,因為我的碗繪有好美的梅花呢。
這次再訪嵐山吉兆,雖然新鮮感沒了,但是卻一點也不覺厭煩,反而更被他們對料理的用心感動,每一處,每一個小細節,他們都是設想得這樣周到,而且除了梗夠多之外,他們對於美味的堅持更讓我們懾服,若是只有梗而沒有好味道,那麼有再多梗也是徒然。
料理,最重要的還是溫暖和用心。我想,我們會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