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年2月1日 星期二

再訪祇園 さゝ木



自從上次拜訪さゝ木後心中一直念念不忘さゝ木先生的豪邁熱情,還有他的高超手藝,於是在半年後我們又來到了建仁寺附近的熟悉門口。さゝ木這家餐廳非常的難訂位,各位如果想要一試的大概要提前兩個月就要預訂了。


熟悉的門口擺飾。


晃啊晃的發現他的名片真是有梗,而且旁邊竟然是一隻古樸的陶燒招財貓。


さゝ木用餐的規矩是大家一起六點三十開飯,沒有第二輪沒有遲到這回事,請各位饕客注意;來到さゝ木的時候大概是六點二十左右,櫃台疏疏落落的先坐了兩組客人,正是我拍照的好時機,在這裡用餐只有吧檯的位置,吃割烹料理我們也強烈建議各位坐在吧檯欣賞師傅的手藝。


我知道這是老梗,不過每家都不能免俗玩一次 ......


炒過的玄米泡的玄米茶,米香非常濃厚。


我們猶豫了好久不知道該點什麼酒 (他的香檳好炫...),最後點了梅酒對蘇打水。


第一道菜是甘鯛,魚皮炸的酥脆淋上蕪菁的高湯,相當的爽口。


接下來是黑鮑、烏魚子佐春筍;烏魚子香味濃郁,不輸台灣的上等貨色。


接下來上的是生魚片四點,有爽脆充滿海洋氣息的赤貝、我最愛的比目魚邊(口感厚實,香味濃郁)、當季的鰤魚以及軟嫩入口即化的鮪魚中腹(師傅說是介於中腹跟上腹之間的部位)捏成的握壽司。


接下來主廚小露一手,拿比目魚在我們面前捏了個壽司;我們才發現主廚的手又大又細,根本是鋼琴家的手啊。


接著師傅從後面端出三盆不知名的東西 ......


經過一番說明,這鍋湯應該是以蒸煮的方式製成的湯,湯裡有各式青蔬和鮮魚。


接著就看師傅快手快腳的一碗一碗盛出來分送給大家品嘗。


原來是一碗素麵,魚湯美味到我們一直很想跟他再來一碗 ...


炙燒和牛捲九条蔥。



這到做得像起士焗白菜的燒物太猛了,我們看到的白色部分是純的鱈魚白子做成的醬汁,裡面是滿滿的蝦子跟干貝!!!


接下來廚房裡面端出了一個不知名的白色罈子,這肯定又是殺傷力很大的猛物 (去年端出來的是人臉大的黑鮑...)


廚師從裡面舀出一杯一杯黑黑紅紅的液體 ... 難道是醋嗎 ?


結果是自家釀的紹興酒,味道很特別啊 ... 該怎麼說呢,入口的時候覺得霉味很重,慢慢的淡去後口感很像普洱茶,之後才會冒出濃濃的酒香味來。


這道是炙燒到表面微焦的魚翅佐羹湯 - 我覺得半年前的版本比較好。


接下來是鍋飯 - 鍋子好漂亮,我們一直懷疑他是雲井窯。


照例好吃到不行,明明撐到吃不下了我們還想來一碗...


接下來這個我認為是壽司餐廳最後那道玉子燒的變形,師傅做玉子太捲給我們結尾。


最後結尾的甜點,烤布雷、兩種不同的葡萄柚以及當季的草莓。

2010年6月8日 星期二

京都美食紀行 - 未在 






  未在,又是另一個來京都總是預約不到的店家。這回真的是為了想吃它而調整了所有的時間,要預約它的難度,比祇園 さゝ木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店家的規定是要在五點四十五分時到達店裡,六點準時一起開動,於是,我們早早的來到了未在。

  因為未在處在圓山公園裡頭,在五點四十五分的時候計程車其實是到不了的(不知道幾點以後才會開放車子可以開進來),我們乘著計程車也只能到外圍,幸好好心的計程車司機帶著我們走到未在門口,否則我們雖然提早到,恐怕還是要找好一會兒,遲到的可能性就會變大了。
  很幸運的,我們成了第一組客人,享用他食前的梅酒。(不過J的記憶卡沒插好,所以照片都沒有記錄到,如果想看照片的可以到tabelog去查未在,有很多人有照到^^)享用完好喝的梅酒之後,我們入座了。
  因為未在不能照相,所以我們進了店裡就沒有再照相了,tabelog裡頭還有些餐廳內部的照片,大家可以去看,身處未在裡頭用餐,像是空間錯置,到達了鄉間小屋一般,非常恬靜。

  而也因為沒有照相,而我們先喝了食前梅酒,又喝了未在的吟釀,雖然份量真的都很少,但不曉得怎麼搞的,我和J都不勝酒力,有點微醺,對菜色的記憶順序都記不太起來,只能憑記憶拼湊出所有的菜色。

  跟其他餐廳不一樣的,這回是以一小口,真的就只有一小口米飯,以及一小碗筍子味噌湯和一小疊野菜和一份白胡麻豆腐來拉開用餐的序幕,主廚其實有解釋原因,只是我的日文還在學習中,實在是沒辦法把他說的原因都詳細描述,所有的食物都具體而微,相當美味。吃到那麼美味的食物,卻不能了解主廚安排設計的想法,真的很可惜,我自己內心又下定決心,下回來的時候一定要把日文練得更懂,J還跟我說考過一級日檢再來吧,不過我整個不想,因為覺得要等考過一級才能來吃也太久了吧,哈,我整個就是很沒志氣呢。

  接下來的菜道道都很精彩,我很喜歡坐在吧台用餐,因為可以看到廚師們製作菜餚的過程,而未在讓我覺得無人能出其右的理由,就是我到目前為止坐過那麼多吧台用餐,還沒見過可以在吧台就能把盤飾或是時節的典故都非常精巧細緻的在菜色之中呈現,是目前我坐過的吧台中做得最完美的,而且廚師們還個個安靜,像是早已擁有了絕佳的默契一般,這樣不慌不忙的廚房,的確讓人佩服。

  來說說這晚我們吃了什麼美味好了。生魚片總共上了兩回,第一回是小巧的軟絲好幾吃,可以沾檸檬汁也可以加薑末還可以加另一種我不知道名字的野菜,旁邊還附有微漬過的軟絲邊,軟絲厚而甜美,第二盤上來的時候所有的客人都驚呼,因為擺盤真的很美,而且遞給每組客人的食器都不一樣,有鯛魚鱧魚和鮪魚大腹,以及微炙過加上鹽調味的鮪魚筋,鱧魚以梅醬和另一種我們又說不出來的口味呈現,而鯛魚旁邊附著山藥條佐的是裡頭加了柚子胡椒的魚肝醬,非常特別,鮪魚大腹則是已經先點綴上蘿蔔泥,加的是昆布醬油做的jelly,旁邊還綴飾上茗荷絲及蘿蔔絲和蔥絲,單吃這些菜絲都好吃,還插上了九州來的某種我不認識的野菜,非常翠綠,野菜口感很脆,我們都很喜歡。

  椀物又讓我們大開眼界,是鮎魚湯葉,以鮎魚包上湯葉(其實他這裡的湯葉的口感有點像台灣細緻一點的凍豆腐或是魚漿),微炙過的鮎魚極香,加上湯葉的口感,讓我們有種彷彿在吃著鮎魚加上魚卵的錯覺,鮎魚湯葉旁還附有以野菜製作的手工麵條,麵條極Q,咬下是滿滿的野菜和麵香,湯很鮮甜,還放入了一小朵柚子花,淡淡的飄出柚子香,讓人味覺和嗅覺都得到滿足。而鮎魚的頭和鰭的炸物在喝完湯之後送上來,香香脆脆的,相當可口。


  接下來可能是在日本習以為常的烤和牛了,呈現的手法也許不特別,但是味道卻特別協調。主廚將烤牛肉片成薄薄的幾片,上頭綴上幾顆新鮮當令的實山椒,旁邊附有烤過的青蕃茄(在日本也算是蠻特別的,因為聽到主廚在強調這是青蕃茄),底下墊滿了各式我不認識的野菜(感覺比較像是山菜),烤牛肉隨自己喜好淋上特製的醬汁,加上山椒,也許又搭點野菜吃,肥美卻不覺得膩口。


  三色sobret佐蓴菜凍一送上來,現場的女士們又是連連驚呼,因為透明的杯子裡頭有紅黃綠三種不同顏色的小圓球,色澤鮮豔而誘人,上頭有著蓴菜凍, 就視覺來說真是賞心悅目,而吃入口中,三顆小圓球其實是三種不同的sobret,橙紅原來是蕃茄,鮮黃是我最愛的南瓜,嫩綠則是毛豆,三種sobret都 迸出蔬果原來就有的鮮美,改變方式吃又很有趣,我想就算討厭吃蔬菜的小朋友,應該也會愛上的吧。


  八寸以極美的造型呈現在我們面前,我從主廚手中接過這個盤子的時候真的是極為小心翼翼,除了擺得非常漂亮的八種餐食之外,上頭還立了個綠色的環(感覺又跟習俗典故有關?但我還是不知道它是什麼。)裡頭有炸得酥脆香嫩的稚鮎,脆綠的豌豆,馥郁的合鴨,香滑的鯛魚白子,海膽佐豆腐,紫地瓜,蘆筍,還有最精彩的是魚卵及穴子魚凍,那穴子魚凍是我們從來沒有吃過的穴子魚的做法,透明的醬汁透中包裹著穴子魚塊,集清爽和濃郁於一凍中,相當特別。

  慢慢的進入我們原以為的尾聲,再一次的,各式海鮮上場了,有煮過的鮑魚,口感極軟,還有章魚吸盤和章魚腳,章魚吸盤極為爽脆,章魚腳則很有咬勁,味道綿密,還有日本海來的秋刀生魚片,吃到這裡我們又不禁感嘆了起來,秋刀真是鮮美啊。

  這時我們真的已經很飽了,沒想到還有焚合呢!有煮得非常透而且極香的大根(跟平日見到的是不同品種,長得細細長長的)配上淋上些許醬料烤過的竹筍(感覺介於台灣的綠竹筍及桂竹筍之間,有著綠竹筍的甜味跟桂竹筍的口感),不愧是時令的筍子,極為可口。未在的另一個特色,在於主廚其實在料理之中也加入了數量不少的青蔬,不知是否為季節之故,冬天不曉得還能不能有,但是我覺得可以吃到這麼多的野菜,真的很開心。

  焚合過了就該米食上場了,此時見到主廚一直在攪那鍋鰹魚高湯,很是好奇,等他揭開謎底,我們才知道是湯泡飯,而且這湯泡飯也很特別,因為他的湯之中有加入酥脆的鍋巴,食用的方式是在已盛好飯的碗裡,淋上高湯和鍋巴,白米飯Q甜,鍋巴香脆,高湯爽口,既有特色又美味。

  接下來是甜點上場了,看到紅豆水羊羹放在新綠色的竹筒裡時,清涼的感覺油然而生,紅豆水羊羮裡頭微微加了柑橘類的調味,減低了紅豆的甜膩度,且更為爽口,往下挖還藏了百合根和柑橘類的果凍,又是驚喜。

  吃完紅豆水羊羮後,主廚開始刷抹茶給我們每個客人喝,他一碗一碗刷,神情專注,客人們也都充滿敬意地端過來飲用,不過我實在是對於喝抹茶的禮儀完全不懂,惹得旁邊的日本人一陣笑,好多人教我怎麼喝,現場氣氛也變得很歡樂。


  這時,我們真的以為結束了要道再見了,沒想到下一道甜點上來了,而且份量還不小,是草莓香檳凍及柑橘凍以及梅子和金桔的組合,草莓香檳凍有著草莓丁和有著草莓果粒的果醬,加上以香檳調製的jelly,充滿香檳和草莓香而柑橘凍則是將柑橘原本的果肉挖出,填入柑橘凍和柑橘果肉,滑嫩可口,而梅子和金桔似乎是將醃好的梅子弄碎加入金桔汁,也是酸甜誘人,而且更為獨特。

  在我們再度以為終於到了結帳的時候,又上了透明小碗,裡頭色彩紛呈,主廚解釋裡頭放了十三種水果,所有的水果都弄成女生的一小口大小,上頭淋上優酪,加上乾藍莓粒,極為有趣的組合,我覺得他的藍莓粒下得極好,乾藍莓有著濃縮的酸香味,搭上別的鮮果,反而比新鮮的藍莓更有特色。
  

  此時,主廚又問我們,還要不要sobret,所有在場其他人不論是老奶奶或是貴婦都點頭說還要,只有我真的覺得恐怕再也吃不下了,跟主廚說真的太飽了,主廚卻告訴我,真的很少,只有一點點,所以仍然幫我準備了。我這時真的在心裡暗驚主廚的功力,畢竟這晚在座的十一個人之中,只有J和另一位男士兩個男人,其他都是女孩子,而且所有人都是道道完食,今天的菜的份量真的不小,能讓所有人都吃的下的原因,恐怕就只有一個,那就是,終極美味!


  最後的薑汁sobret原來是最後的高潮,我從來沒有吃這麼好的薑汁sobret,薑汁的味道濃郁,襯上旁邊的蜜,(這蜜似乎也是大有來頭,只可惜我又慘敗於日文,唉,真的要努力學習。)上頭擺了一小片的薑薄餅,薑汁sobret的味道極為爽口,襯上香甜的蜜,冰涼沁心,將之前的油膩都去除了,還好主廚仍然幫我準備了一份,真是感謝他。


  由於我們是最後一組搭車離去的客人,J在等待的時候,詢問主廚能不能拍店裡頭拍照(其實這件事我也不知道,因為我當時去了化妝室),主廚於是微笑地讓J留下了這張極有意境的照片,真的很珍貴。
  在未在吃飯,主廚從頭至尾都待在吧台前做菜,認真製作每道菜餚,料理有他的用心,自然幫美味更增添了心意,而主廚卻不以此為自滿,總是探看著客人的反應,在我們要離去之前,他還是問著我,對他的菜的想法,在那當下我真的會覺得,他這樣一個身上滿是光環的男人,還能這樣謙遜的詢問客人的意見,真的難能可貴!有多少廚師能做到這樣?
  
  夜晚的計程車終於能開進圓山公園裡,而圓山公園已經是一片黑暗,所有的廚師列隊為我們提燈指引前方的路,主廚一路送我們到車前,待我們入座,向我們鞠躬道別,這種對待料理的心和對待客人的態度,都讓我們相當尊敬!

  
  未在,多希望,在不久的未來,我們就能夠重訪。


2010年2月16日 星期二

2010 初春日本走透透 - Day 12 再訪嵐山吉兆

  上回在嵐山吉兆用餐,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美好的回憶,帶著滿懷期待的心,我們在初春又來到了嵐山吉兆。這回從星のや坐船過來,多添了幾分浪漫的氣氛。


  食前酒從我們在船上就備妥了,以梅酒拉開我們今夜在嵐山吉兆的序曲。滋味很好,是那種梅味重,酒味淡的梅酒,當成食前酒是再適合不過。
  船很快就靠岸了,一靠岸,嵐山吉兆的服務人員已經提燈在岸上等著迎接我們,看著傍晚如同水墨畫一般的夜色,出現了溫暖的暈黃色,多了一位這樣的提燈人,畫面真是美極了。

  來到嵐山吉兆的正門,上回來的時候還楓紅正熾呢,這次來卻是枯枝正待萌芽,溫帶地方的四季,就是這樣的鮮明。
  這次由同樣一位女侍為我們服務,心下很有熟悉感,換了另一間房,也是空間很大又很美。桌上一樣擱上了小炭爐,這回發現裡頭竟然還有線香呢。

  慘的是J的相機因為下午在星のや照得太過痛快,這時就開始亮起快沒電的警示燈,我的相機早就沒電,J的iphone忘了帶出來,我們一整個陷入可能會照不到照片的小驚慌中。我笑著跟J說,今天所有的照片恐怕都要一張底定了。

  雖是如此,J看到美麗的食物,仍然是照個沒完沒了。雖然我忍不住一直恐嚇他說這一道多照了一張,下一道可能就沒得照,但他還是忍不住會多按幾下快門。

  一開始上的是熟悉的玄米茶,我好喜歡炒得這樣香的米,不知道哪裡可以買得到。
  因為是春天了,這回嵐山吉兆以春為重點,非常講究。看到黃色的梅花椀了嗎?裡頭擱著馬頭魚的生魚片,酢凍,春天的野菜,所有的食材都極為新鮮,吃起來清新之外,也令人感覺春意盎然。
  這次的椀物則同樣是一湯兩種方式享受,高湯裡有鮮美無比的蛤蜊,輕飲一口,蛤蜊鮮甜的滋味立刻在口中散開,搭上軟嫩的芝麻豆腐,芝麻味其實並不重,但是卻非常香,整個湯品的表現真的很好,喝到一半,擱入海苔片,海味更加重,又是不一樣的口感和味道。
  生魚片有兩品,第一品上來的是河豚生魚片和微炙過再冰鎮的河豚皮,搭上的醬有兩種,一種是微酸的柚子醬油,另一種則是鮟鱇魚肝醬,鮟鱇魚肝醬一如記憶中的濃厚鮮美,但搭在味道清淡的河豚生魚片我覺得太過搶味,不過配醬油的滋味就極好,河豚肉非常緊實,薄薄的吃起來很是纖細的滋味,而微炙過的皮加上了一些鹽和紫蘇葉來調味,吃起來清爽卻不失濃郁。
  第二品生魚片的醬汁也特別再選過,赤貝配的是醬油,伊勢海老配的則是以伊勢海老的殼再煮過的醬油,以及芝麻,兩種醬料。赤貝極脆,非常鮮美,擁有大海的滋味,而微炙過的伊勢海老上頭點綴著半熟蛋黃,加上特製伊勢海老醬汁,糖心蛋黃搭上醬汁化在口裡,配上伊勢海老的香脆,口感和味道都極為突出,說是目前我吃過表現最好的伊勢海老生魚片,實不為過。(不過再搭上芝麻又覺得有點太過搶味了。)
  再來則是蟹盛合,可以選擇冷吃或熱烤,或兩種都要,實在是不太吃蟹的我是選擇了熱烤,而且偷把一些又夾給J,J則吃了兩種口味,蟹我們吃過許多很棒的了,今天的蟹的確不錯,但最特別的是我們從頭到尾吃蟹都不用剝蟹,侍者全幫我們剝得好好的,只要拿起筷子夾起蟹肉就好了,真是方便。(p.s本來從侍者的英文猜測是鱈場蟹,但經格友討論後覺得可能還是松葉蟹,所以就不寫哪一種蟹了。)

  旁邊那黃色的鈴裡頭裝的是蟹膏,蟹膏極為肥美,超美味的。
  吃完蟹,燈光突然被調暗,接著,這盤美麗如藝術品的八寸就被端了進來。那看起來像燈會發光的,其實是用大根削的,侍者解釋著大根有如和紙一般的花紋,極為素雅。而底下那特別花紋的碗,則是趕走邪魔,招來福氣,整個就是春天汰舊換新的意味哪。
  仔細瞧,底下那隻鳥是燕子,有春回的意味,而菜色也都是春天的菜色,那用紙包著的,上頭還綴著葉子,侍者說明那是鬼最怕的葉子,有驅邪的意味。
  鈴鐺裡頭放的則是招來福氣的福豆,福豆雖然不是什麼特別的美味,卻是把迎春納福梗發揮到極致啊。原來是日本人會在二月二號時會灑豆子趕鬼驅邪,所以出了這味應景。旁邊是鮑魚醋物,鮑魚真的非常鮮美,其餘各式菜也都各有特色,連烏魚子都被在台灣已經吃到頂級烏魚子的J大大讚美,真的是又中看中又吃。
  原以為梗到了上面就已經完結了,沒有想到下一道燒物仍延續這樣的精神,要請我們帶上面具,唸迎福趕鬼請神的一段話,再把厄運敲破,把好運迎來。大夥兒一起唸咒語,感覺真的熱鬧又有趣。
  我跟J都覺得很有趣,敲了之後是這樣。
  再從裡頭取出紙包,紙包上面寫著惠比壽和多福,則是兩位不同的神明。
  沒吃過這樣鮮美的鯧魚哪。
  緊接著春天的野菜,最特別是上面那片魚翅,通常我們吃的魚翅都是在湯裡,可是它不是,它表面微微炙過,焦焦脆脆的,裡頭卻極為滑嫩,讓對魚翅沒什麼特別喜愛的我們都覺得真是美味。
  食事則是河豚白子的雜炊,是細緻濃郁卻不失清雅的好滋味。
  再來又上了一鍋油油亮亮,米粒飽滿的白飯,什麼叫會發光的飯,我想就是這樣吧。可惜主廚因為衛生考量,不再為客人製作飯糰,也不讓客人打包,我們又吃不下這鍋飯,只好吃了一些之後,眼睜睜看著它又被收走。
  雖然很飽了,但是甜點總是有另外一個胃(笑)。侍者端上水果和甜點,水果有兩種草莓,連梗子都是翠綠的,感覺就像新鮮現摘的,左邊是在嵐山附近產的,右邊則是和歌山產的,侍者說嵐山附近產的有點酸,要我們先吃,但我們吃了之後,才發現根本就不酸,又香又甜,實在不知道酸在哪。不過等吃了和歌山的之後,才發現,是和歌山產的草莓甜到不像草莓了啦。
  橘子殼拿掉之後裡頭是橘子做的果凍,上頭鋪上果粒綴飾,再淋上橘子的卡士達醬,充滿了柑橘類的芳香,酸酸甜甜,甚是好吃。
  最終則是若菜饅頭,皮薄又香,甜美的餡配上茶,實在是個好句點。

  其實後頭還有另一種有點鹹鹹的茶和抹茶,但我們的相機正式宣告沒電了,所以就沒有照到了,還好跟上回的滋味是一樣的,也還好將餐點都照完了,不過沒有照到抹茶碗我還是覺得有點可惜,因為我的碗繪有好美的梅花呢。

  這次再訪嵐山吉兆,雖然新鮮感沒了,但是卻一點也不覺厭煩,反而更被他們對料理的用心感動,每一處,每一個小細節,他們都是設想得這樣周到,而且除了梗夠多之外,他們對於美味的堅持更讓我們懾服,若是只有梗而沒有好味道,那麼有再多梗也是徒然。

  料理,最重要的還是溫暖和用心。我想,我們會再來的。